-- 歡迎轉貼本站文章,但請註明出處並加上本站連結 --
-- 本站所述心法,若無明師指導,切勿自行強猜修煉 --

《李朝瑞十二函》-第十二函

前安徽師範學校學生李朝瑞致其教授胡淵如君研究內丹十二函

陳攖寧 先生 註釋
洪中定 先生 標識
鄧善陽 先生 繕打

第十二函

(前略)

收到附寄之書二頁,前一頁,謂生所獲景象,當屬大周天,並囑生堅持勿疑,復引莊子「攖而後成」,及程子「動亦定,靜亦定」之語為證。後一頁,摘錄舊抄雜語,及九轉之功,又錄龍溪大意,謂古人之學,自幼培其基本,固無事乎靜坐,程子不得已,始教人靜坐,譬諸奔蹶之馬,不受羈勒,不得已而繫之以樁,靜坐者,即繫馬之樁也。

孔門克己持靜之功,兼動靜時言,靜者,心之本體,實兼動靜之義,此語至切至善,足破習釋道者之偏見。


圓頓按:

謂古人用不著靜坐,後人不得已始習靜坐,此等論調,未免高視古人,而卑視後人。古人何嘗箇箇都好,後人何嘗箇箇都壞,況且靜坐的工夫,一大半是用以對付肉體上氣血之浮動,頗有合於老子「重為輕根」,及「虛心實腹」之玄義。

常見許多醫藥所不能癒之病,賴靜坐而獲奇效者,即就治病一端而論,已無古今之別。若再論及內丹修鍊,專恃靜坐,固不能有成,鄙棄靜坐,亦不能見效,今人如此,古人亦莫不如此。

蓋時代雖有古今,而人的眼、耳、口、鼻、五臟、六腑、四肢、百節,實無古今之異,如何可以說古人無事乎靜坐,後人不得已而靜坐,請問此理可通否?

李君當日若不從靜坐入手,豈能做到種種效驗,自己既由此道而行,又何必故意別唱高調,貽誤學者。

「足破習釋道者之偏見」一句,將釋道混為一談,立論欠妥,李君與其師胡五先生,平日皆推崇莊子備至,請問莊子是不是道家?莊子有沒有偏見?


吾人靜坐,正如孟子之「求放心」,「養浩然之氣」以求「不動心」。孔子之所謂「居處恭,執事敬」,「出門如見大賓」,「視聽言動必以禮,正心誠意以止於至善」。莊子之所謂「聽止於耳,心止於符」,「守一以處和」,如是足矣。

圓頓按:

莊子所謂「聽止於耳,心止於符」,「守一以處和」。這些都是「心息相依」最精之義,孔子所謂「居處恭,執事敬」,「如見大賓」,「動必以禮」。這些都是講普通做人的態度,很有點像外國紳士們尖頭鰻的模樣,與老莊見解大不相同。

至於大學上面所謂「正心誠意」,其作用在養成高尚之人格,其目的在「齊家治國平天下」,所謂在「止於至善」者,即是明德新民之標準,亦與治平之事理有關,而對於靜坐內煉工夫,却毫不相干。

孟子所謂「養浩然之氣」,蓋指「仰不愧於天、俯不怍於人」而言,是義理上事,非靜坐上事,與仙家之「煉精化氣、煉氣化神」,絕無關係。

後人偏要強拉混扯,把孔子孟子附會到神仙這條路上來,又把神仙學說附會到孔孟書上去,於是沒有一個神仙不是聖賢,更沒有一個聖賢不是神仙。這個不算,還要把印度的釋迦牟尼弄到中國來,大出風頭,遂變成儒釋混雜,仙佛不分的一種局面,可笑可歎!


生意守中抱一,心不外馳,其後也,精誠自可不泯,與尸解何異,至用靜功發生種種之景象,則反本還原復其本體之證,先天一落後天,一身百竅,間有閉塞,今用靜功以復其初,開通百竅,神凝氣聚,遂生諸象,無足怪者。

承示「天應星,地應潮」之說,生乃於靜坐時見之,眉間點點有光,若螢火之閃爍,腹中澎湃,如風捲江濤,其聲甚大,此或是氣盛能鼓動腹中水分之故,但不必每次如是,亦有靜坐時無此現象者。(後略)


圓頓按:

李君內功之程度,的確不錯,其十二封信中,歷次所言各種景象,皆可供學者之參考,惟惜其拘泥於儒家之學說,而不能自拔,將來恐難有大成之希望。

余昔日與李君一面後,至今已二十餘年,沒有通過音問,竟不知其現在是如何情狀?雖欲貢獻一得之愚,苦於無從著手,只得借本刊上發表勸勉之忱,並默祝其百尺竿頭,再求進一步而已。

 

FaceBook

台灣隱仙網連絡人員